针对西方哲学而言,由于舍去了“上帝”的追问与反思,使得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精神,思维与存在)从古希腊一直到今天,哲学家们的争论,始终没有确定性的答案 。
诸如,西方哲学体系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
【哲学上的终极问题】1、宇宙世界的“第一推动者”是“神”还是“谁”?“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是什么?或者说,宇宙万物的行为原则是什么?
2、宇宙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绝对性的真、善、美?人道中的真、善、美是什么?
4、人类世界伦理的道德普遍原则,或道德行为准则到底是什么?或者说,人类世界之上的最高、最为普世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
这些统摄一切学术的千古之谜无定论问题,西方哲学是难以解答的 。而且大家争论的总是那些老问题,如:世界本原到底是物质性的,还是精神性的?世界的规律性到底是客观固有的,还是人类思维的结果?真理性的知识到底是来自经验的归纳,还是来自理性的演绎?以及诸如此类的问题 。虽然,西方哲学是什么没有统一认同的说法,但是,大家还是能够达成共识的有两点 。说法一: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说法二:哲学是“爱智慧” 。
那么,根据中国哲学形态,哲学可以这样来定义:
人类在爱智慧的过程中,研究“自然的目的”与“人类的目的”及其辩证统一的形而上学,称之为哲学 。
(註:这里的形而上学,不是指认识事物走到了极端、僵化;而是指“形而上”之学,或“形而上者之谓道”之学)
进而,这也就解答了什么是中国哲学,或者说,什么是中国国学的主题与目的 。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是“道之性”与“道之生”,以及“天人合一”的关系问题 。也就是说,中国哲学是关于宇宙万物的起源与生化及其普遍行为规律,以及“人类的目的”与“自然的目的”相统一的学问 。
中国哲学的“物质与精神”范畴,是针对宇宙世界上的一切物质形态与行为精神(既包括自然领域里的物质形态与行为精神,也包括社会领域里的物质形态与行为精神)的抽象和概括 。亦即,中国哲学是解释宇宙的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本体,精神世界依存在物质世界之中,而共同存在的客观实在性之真理的学问 。
中国哲学的教育,能使受教育者充分地认识、解释以下问题:
1、什么是中国哲学?即解释中国哲学研究的主题与目的是什么?
2、宇宙世界的“第一推动者”是“神”还是“谁”?“第一推动者”的行为原则是什么?宇宙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到底是什么关系?
3、中国古哲人称谓的“道德”或“道之德”,其本义是什么?为什么人类的行为原则必须遵循服从于“道德”或“道德普遍原则” 。
4、什么是绝对性的“真”、“善”、“美”;人道中的“真”、“善”、“美”是什么?
5、什么是人类伦理或人道伦理?人道伦理与道德伦理到底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说我国政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观,就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或者说是人类普适价值观的共识 。
6、什么是自然的价值取向行为原则?为什么说道德普遍原则就是自然的价值取向行为原则或宇宙万物的行为原则 。进而为什么说,人类的普适价值取向必须遵循服从于自然的价值取向 。
7、“天人合一”的本义是什么?为什么人类的和谐世界就是“人类的目的”与“自然的目的”相统一,也就是人类世界伦理价值的最终目的 。
中国哲学有自己独有的概念范畴,如:本体、阴阳、精气、精神、五行、有无、道、性、德、仁、心、中和、中庸等 。而这些哲学概念范畴,凝结着中国古哲人的智慧 。那么,我们围绕这些哲学概念范畴的了解,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中国哲学的认识及理论思维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中国哲学的主题与目的,以及了解中国哲学在世界哲学形态中,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及人的意义世界做出了哪些有益的贡献 。
针对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范畴,我们要以古哲人的思想及思维方式研修中国哲学 。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是中国哲学诞生的时代,科学还没有产生,先哲们在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过程中所给出的核心概念都具有绝对性、普遍性之真理 。所以,中国哲学核心概念、定义、范畴,不能简单狭义地科学化来解释,或者采用无哲学概念、定义的“玄语”来解释中国哲学核心概念范畴 。如:有与无、道、德、仁、善或理性,要在哲学上给出概念定义,即用现代的语言准确的翻译定义古哲人给出的哲学概念范畴 。例如,针对老子“道”,就不能这样无定义的说:“道”是不可言的,或者说“能解释清楚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这样理解的“道”一定不是老子的“道” 。
- 所有鸟的名字
- 怎么养威玛猎犬
- 买壁纸什么材质的好
- 床头买什么材质的好
- 休闲吊篮买什么材质的好
- 小孩用塑料的水杯可以吗
- 怎么清理水杯内壁的水碱
- 地漏买什么材质的好
- 热熔胶买什么材质的好
- 买假发买什么材质的好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