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特点是什么简单,傣族的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本文目录
  • 1.傣族的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 2.傣族的特点是什么(简单)
  • 3.傣族有什么特点
  • 4.傣族有什么特色美食
傣族的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1、服饰
女性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
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称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如玉溪市新平的傣族妇女用长达丈余的特制花腰带系筒裙,由此而得名“花腰傣” 。
她们的服装以黑色、红色基调为主,贴身的短褂长及上腰部,领口用细银泡拼成上下交错的菱形图案,腰间装饰长达五、六米的绣花腰带,头戴尖顶“鸡枞”斗笠帽,帽沿上翘 。
男性
傣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 。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
2、饮食
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 。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 。傣族著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 。吃时,捶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贴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 。
3、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 。西双版纳和德宏瑞丽一带傣族的竹楼别具风格 。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 。

傣族的特点是什么简单,傣族的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语言文字
傣语
傣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因分布而分别被称为傣语、泰语、老挝语等,属汉藏语系侗台语族(壮侗语族)台语支 。
傣文
傣族所使用的文字为傣文,是一种拼音文字,其字符为傣语字符 。傣文拥有多种方言文字,其中中国境内的傣族使用有四种,即傣泐文(西双版纳傣文)、金平傣文、傣哪文(德宏傣文)、傣绷文,中国境外则有泰文、老挝文等 。经过20世纪50年代的改进,中国境内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 。
一般认为,傣文源于古印度文字系统,其形成与佛教东传及傣族信仰小乘佛教有直接关系,但具体源于何种文字系统存在争议,主要由源于巴利文和格兰地字母两种观点,更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八世纪传入古印度的婆罗米文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傣族
傣族的特点是什么(简单)
傣族的服饰特点:
族服饰,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黑色或白色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 。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上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傣族妇女的服饰以美观大方著称,民族特点浓郁,而且各地不同 。
染齿,将牙齿用黑烟染成黑色,被傣族妇女认为是一种美,如同男女纹身一样 。在西双版纳外,随处可见黑齿的老年妇女,但在青年人中已不见了 。
饮食特点:
傣民以农业为主,以糯米为主食,山珍野味乃至一些小动物及鱼、虾、猪牛肉是他们的主要烹饪原料 。因为常在野外就餐,故惯于用手捏饭团吃 。与之配合的酸肉、烧鸡、喃咪、青苔松、干鳝鱼、竹筒饭等可以在家做好或在野外升火烤制 。
烹调方法受佛教寺院菜和汉族菜肴影响较深,擅用煮、烘、烤、腌、拌、舂、烧、炖等 。
常用的原料除鱼、牛、猪肉、鸡、螺、蔬菜外,颇具物色的原料是青苔、蚂蚁、酸笋、火雀、狗肉蜂蛹、牛屎虫蛋、竹蛆、大蛐蛐、
竹虫、田鳖、花蜘蛛、棕色蛆等 。傣民嗜酒、喜嚼槟榔 。
傣族的民族节日有泼水节、中秋节、春节、正月初七洗澡节等 。春节要过五六天,最后一天傣语叫“温嫩”,下午全村要团圆聚餐 。

傣族的特点是什么简单,傣族的民族服饰有什么特点

文章插图
傣族有什么特点傣族的特色:
1.信仰
宗教方面,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 。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有宗教职业者“波勐”和“师娘”,代人占卜治病 。在景谷等地区,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