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检测的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检测的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
效度和信度的关系可以用测量值的构成公式O=T S R来理解 。如果测量是完全有效的,即0=T,S=0,R=0,此时测量必然是完全可信的,若量表的信度不足,它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为有O=T R 。
如果量表是完全可信的,可以达到完全有效,也可能达不到,因为有可能存在导致误差,虽然缺乏信度必然缺乏效度,但信度的大小并不能体现效度的大小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量应具有足够的效度和信度 。
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一个好的量表还应该具有实用性 。实用性指量表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解释性 。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区别如下:
1、信度低,效度不可能高 。因为如果测量的数据不准确,也并不能有效地说明所研究的对象 。
2、信度高,效度未必高 。例如,如果我们准确地测量出某人的经济收入,也未必能够说明他的消费水平 。
3、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 。例如,即是一项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人的流动数量 。
4、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有如下几种类型:
1、可信且有效
这种问卷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问卷中的题目是和调查目标紧密关联的 。若调查结果能真实地反映所调查的对象,测量的误差较小,则说明问卷调查的结果是可信而且有效的 。
2、可信但无效
这种问卷调查结果虽然能准确地反映被调查人员的真实态度,但问卷中题目与真实的调查目的的关联程度较弱,与调查的目标不相一致 。这种情况表明,虽然调查中所得的结果是可信的,但可能在某些环节上出了差错,例如问卷中题目的设计使得所有的被调查人员都出现了理解的偏差,从而出现了系统性的偏差 。
3、不可信亦无效
在这种情况下,统计调查的结果分布较为分散,是难以从调查问卷中得出有效结果的,这是测量中应避免的类型 。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检测的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加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 。检测的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
二者的关系:一般来说,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效度都必须建立在信度的基础上;但是没有效度的测量,即使它的信度再高,这样的测量也是没有意义的 。
效度和信度的关系可以用测量值的构成公式O=TSR来理解 。如果测量是完全有效的,即0=T,S=0,R=0,此时测量必然是完全可信的,若量表的信度不足,它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为有O=TR 。
如果量表是完全可信的,可以达到完全有效,也可能达不到,因为有可能存在导致误差,虽然缺乏信度必然缺乏效度,但信度的大小并不能体现效度的大小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量应具有足够的效度和信度 。
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一个好的量表还应该具有实用性 。实用性指量表的经济性、便利性和可解释性 。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什么1、所谓的信度和效度,意思很简答 。前者是检测结果是否一致、可靠以及稳定 。
2、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 。一切的效度都是要在信度的基础上建立的 。不过如果不进行效度的测量,所谓的信度也没有任何可信度的 。其实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检测机构来说,衡量一个产品是否过关,那么就要检测它的质量,也就是信度 。而这个产品制造出来之后,与自己的预期是否一致,就是效度的一度 。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是什么?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指的是采取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进行测量时,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 。从另一方面来说,信度就是指测量数据的可靠程度 。信度公式为X=T+B+E,T表示真实值,B表示偏差即系统误差,E表示测量的随机误差,X 表示测量结果 。
效度,即有效性,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或者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效度是科学的测量工具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