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打假的,你尽管放马过来~

在深度研究了相关法律法规&淘宝规则之后,职业打假人们便开始了他们的“打假之路”!除了大牌包包,进口母婴、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等也是打假“重灾区”,投诉依据主要是《食品安全法》。



这不,最近身边一奶粉代购就遭了殃,前面顺风顺水一切正常,到了顾客收货的环节好戏才真正上演:

顾客A:你这奶粉包装上怎么全英文啊?

店主B:亲,我这是代购,都是从国外买的,肯定没有中文哦……



看似正常的对话,其实已经中了圈套。他们往往利用产品没有中文标签,或是无法提供授权、无检疫证明、食品添加不符合国标等等漏洞来趁机敲诈店主,为的就是索赔补偿,且还屡试不爽。



对于咱们单打独斗的代购来说,对方可是经验丰富的职业打假团队,独自抵抗基本上可以说是毫无胜算,只能赔钱认栽。而这群职业打假人就可以躲在屏幕后面,不用花费一分一毫就净赚几百几千,甚至是好几万。这让辛苦赚钱的卖家如何平愤!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接下来卖卖就带大家一起来八一八这群人的神操作。

职业打假的,你尽管放马过来~

1

套话

经历过申诉流程的卖家应该深有体会,旺旺聊天记录可是判定胜负的重要依据。深谙此道的职业打假人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点,一步步套话引你入坑。

敲诈对象;高仿卖家

关键词:“高仿”“一比一”“精仿”等

后续: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有危险了,如果对方是职业打假,多半等着你的就是购买、举报、关店。

敲诈对象:正品代购

关键词:“现货”、“发票”

后续可能会出现两种状况:1.狸猫换太子,收到正品之后拿家中假货拍照,投诉店家;2.投诉卖假货,材料多为卖家提供的信息不对称(如绿卡、国际物流、购物小票等)

敲诈对象:电子产品

关键词:“发票”“授权书”

后续:卖家多半没有发票,或者只有收据。如果刚好遇到职业打假,多半是购买、举报、关店

职业打假的,你尽管放马过来~

2

组团下单

店铺违规被人发现之后,卖家朋友们多半会选择赔钱了事。本以为这事就算过去了,其实不然,还有一大波打假人正在前来的路上,他们知道了这家店容易妥协,就会在群里“广而告之”,呼吁大家一起来“照顾照顾”你。方式也很简单粗暴,直接自助下单,快速付款,不给你任何反抗的机会。



职业打假的,你尽管放马过来~

(某打假群)



职业打假群聊

难道我们只能束手就擒?

NO!

第一招:完善自身,规范自己

首先第一步自然是要确保自己卖的不是假冒伪劣或者三无产品。



第二招:熟读相关条例,提前自查



作为卖家,还是熟读新《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平台规则等条例,提前自查以免被职业打假人钻空子为好。

第三招:留存证据,以备不患

在发现职业打假人的目的之后,卖家重点就要转移至如何拿到索取赔偿的证据上。以淘宝为例,旺旺聊天记录最佳,尽量不要转移至其他平台上,否则证据有效性大打折扣。



职业打假的,你尽管放马过来~

(职业打假人的报道)

第四招:不卑不亢,正面应诉

无论是向平台投诉,还是投诉至工商局,多数是职业打假人为了逼你赶紧给钱而做出的选择,一旦软弱那就正中下怀。平台投诉提供证据,申诉未违规,平台多半会从中协调退货退款。



投诉至工商局的话,一般有两种情况:1.违反广告法,夸大宣传;2.三无产品,标签、吊牌、合格证等不符合规范。通常工商局会联系你核实情况,适当处罚,力度不会很大,这钱卖卖我宁愿交给工商局,也不愿让这群职业打假人得逞。

第五招:适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

上个季度,最高人民法院首次表态:将“适时借助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形式,逐步遏制职业打假人的牟利性打假行为。”还指出,一些职业打假行为“严重违背诚信原则,无视司法权威,浪费司法资源,我们不支持这种以恶惩恶,饮鸩止渴的治理模式。”有了最高法撑腰,你还怕什么?



最后,双11即将到来,职业打假人们又要开始兴风作浪,趁机大捞一笔,各位卖家朋友可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让他们得逞哦!

职业打假的,你尽管放马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