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 , 与胡兰成的恋爱仅仅只是张爱玲生命中的一段重要插曲 , 写作才是贯穿她一生的东西 。张爱玲的主要作品都是年轻时在上海完成的 , 那是旗袍裹身 , 炮声依旧 , 狂轰乱炸 , 硝烟弥漫的上海滩 , 却又韬光养晦 , 玉粒金莼 , 歌舞升平 , 纸醉金迷的十里洋场 。
她仿佛是为了写作才降临人间的 , 临终前的一天 , 她还在像蚂蚁出工一样辛苦地写作 。为突出表现这一点 , 王蕙玲在剧本中穿插了大量张爱玲作品中的片段和精彩故事 , 让观众在了解张爱玲一生的同时 , 又对她精湛而独具特色的文学作品有了深刻的剖析 , 既可重温那些经典的段落 , 又会有新的体验和认识 。
我倒是愿意听刘若英的独白 , 因为那也是我的心声 。但我总觉得24集的电视剧演绎张爱玲的一生太过匆匆 , 可能是她的一生太过传奇 , 再多的话语 , 再多的场景也无济于事 , 只能未完待续 。
也许冥冥之中自有注定 , 从不见客的张爱玲精心打扮了一番回访了胡兰成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 , 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而她爱他也只能是这样 , 从不卑微的张爱玲也学会了颔首低眉 , 娇羞浅笑 。
胡兰成在给张爱玲的信中写到:“上海的云影天光 , 世间无限风华 , 都自你窗外流过 。粉白四壁 , 乃是无一字的藏经阁 , 十八般武艺 , 亦不敌你素手纤纤 。” 张爱玲回他:“因为懂得 , 所以慈悲 。”
1944年的上海 , 张爱玲和胡兰成恋爱了 。她说:“原来你在这里!我们没有相约 , 只是巧遇!”张爱玲不染红尘情缘 , 爱到这样销魂蚀骨 , 也只为两人落一个巧遇 。
在与胡的缠绵里 , 张爱玲自是无心经营文字 , 张爱玲说:“你让我生苦恼 , 本来晴天无事的 。”她的心烦躁得写不下去 , 文章自然褪了色 , 她的《连环套》被万象杂志社的柯灵评为“聊胜于无”;傅雷更是话中带刺“一流的笔 , 盘弄三流的故事” , “无伤大体的攻守战 , 遮饰着虚伪 。骨子里的贫血 , 充满了死气 , 当然不能有好结果” , “空有才华 , 没有坚持” 。
这些锋芒利剑是一字一句扎进张爱玲心里 , 她腰斩了《连环套》 , 把近两年写的小说《沉香屑》、《茉莉香片》、《金锁记》、《倾城之恋》……一一摊出来 , 出版了自己第一部小说集《传奇》 , 是她最爱的蓝绿封面 。因为她懂得一个人即使能等待 , 时代却是仓促的!所以她说 , 出名要趁早 , 来得太晚的话 , 快乐也就不那么痛快了 。
上海的天气 , 适逢梅雨季节 , 总是落个不停 。胡兰成一个人坐着 , 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宁静 。外面风雨琳琅 , 漫山遍野都是今天 。她伸手摸着胡兰成的脸颊 , 手指纤纤一路滑下来 。那一刹她心里感到莫大的震动 , 她只能呆呆地望着他 , 傻里傻气地问:“你这个人......是真的吗?你这样跟我在一起......是真的吗?”
胡兰成握住张爱玲的手 , 镇在自己心上说:“你是‘花来衫里 , 影落池中’ , 纵使亲近 , 也不沾染!你是来去自得!”两人最蚀骨的缠绵就只是这样痴傻地相看 。这一刻胡兰成忽然有感 , 张爱玲于他即使这样靠近 , 亦有遥不可及的地方 。
即便是张爱玲 , 也需要婚姻来为爱情做保证 。她穿着那件桃红的衣裳 , 在一张粉红色的婚帖上写下几个字:“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 , 结为夫妇......”胡兰成接着张爱玲的文字写:“愿使岁月静好 , 现世安稳 。”
烟尘腾腾的十里洋场 , 隐隐能感到时代的焦渴干裂 。秩序已经在破坏中 , 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自古文人多风流 , 更何况胡兰成 , 他亦是不安分的 。刚去武汉的时候心里还都是爱玲 , 不久就又有了新欢小周 。领受过张爱玲空阔庄严、花不沾身的爱 , 胡兰成更珍惜这乱世中 , 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随俗的深情 。
- 分期和按揭的区别是什么 分期和按揭哪个划算
- 张国荣在胭脂扣里面演什么角色
- 财产保全的利与弊 财产保全费用由谁承担
- 郭珍霓和保健峰演的电视叫什么
- 老年人离婚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 乘风破浪中李荣浩演的是谁
- 什么东西替代取卡针
- 电视剧最后一战扮演胡兰的是谁
- 如何评价《二十岁》中刘达的二十岁
- 新疆的中小学和大学能如期开学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