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经典故事( 二 )


一席话说得孟子心服口服,再也没提什么休妻子回娘家的话了 。
有关文明礼仪的故事2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精选篇一:傲慢的小老鼠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别人很不礼貌 。
一次他去上学,一只蜗牛迎面走了过来,挡住了他的去路 。小老鼠凶巴巴地说:“小不点儿,滚开,别挡我的路!”小老鼠说着一脚踢了过去,把蜗牛踢得滚出去很远 。
有一次,小老鼠到河边喝水,觉得河里的一条小鱼妨碍了他,于是,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过去 。小鱼受到袭击,吓了一跳,慌忙躲避 。小老鼠哈哈大笑说:“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
一天晚上,小老鼠在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只小猪躺在路边,就趾高气扬地说:“谁给你这么大的胆子,竟敢挡住我的路”说着,一脚踢了过去 。“嘭”地一声,小老鼠正好踢到小猪的脚上,小猪倒没什么事,小老鼠却“唉呦,唉呦”地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脚肿起了一个大包 。小猪站起来对小老鼠说:“你对别人傲慢无礼,不懂得尊重人,今天尝到苦头了吧!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小老鼠看着受伤的脚,羞愧地低下了头 。
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精选篇二:程门立雪
杨时(1053~1135)是北宋时一位很有才华的才子,南剑州将乐人(今属福建) 。中了进士后,他放弃做官,继续求学 。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俩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教育学,洛阳人,同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 。他们的学说为后来的南宋朱熹所继承,世称程朱学派 。杨时仰慕二程的学识,投奔洛阳程颢门下,拜师求学,4年后程颢去世,又继续拜程颐为师 。这时他年已40,仍尊师如故,刻苦学习 。
一天,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杨时碰到疑难问题,便冒着凛冽的寒风,约同学游酢(1053~1123年)一同前往老师家求教 。当他来到老师家,见老师正坐在椅子上睡着了,他不忍打搅,怕影响老师休息,就静静地侍立门外等候 。当老师一觉醒来时他们的脚下已积雪一尺深了,身上飘满了雪 。老师忙把杨时等两人请进屋去,为他们讲学 。后来,“程门立雪”成为了广为流传的尊师典范 。
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精选篇三:以尊重换尊重
在南北朝时期的齐国,有一个叫陆晓慧的人,他才华横溢,博闻强识,为人更是恭谨亲切 。他曾在好几个王的手下当过长史,可以说是一个高高在上的人了,然而他却从来不把自己看得很高,前来拜见他的官员,不管官大官小,他都以礼相待,一点儿也不摆驾子 。如果客人离开,他更会站起身亲自将对方送到门外 。
有一个幕僚看到这种情景,很是难以理解,就对他说:“陆长史官居高位,不管对谁,哪怕对老百姓也是彬彬有礼,这样实在有失身份,更什么也得不到,长史何必这样麻烦呢?”陆晓慧听了不以为然地轻松一笑,说道:“欲先取之,必先与之 。我想让所有的人都尊重我,那我就必须尊重所有的人 。”
陆晓慧一生都奉行这个准则,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人的尊重和支持,他的政绩也远远地超过别人 。
有关文明礼仪的故事3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篇一:列宁让路
有一次,列宁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给列宁让路,准备自己退回去 。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着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 。列宁毫无疑问是一位伟人,但他却不因自己地位的高贵而无礼,这更显出了他伟大的品质 。
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篇二: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
关于文明礼仪的故事篇三:孔融让梨